最近读了大名鼎鼎的《原则》,硬着头皮读了一半,放弃。以后可能会重读,也可能不会,这里留下一点记录,算是为以后的重读体验提供一个对照。

整体的阅读体验很差,「个人经历」这一部分似乎是在讲一件事:请你把我看作投资界的乔布斯,虽然我没有那么他那么伟大。我们学过“摆事实,讲道理”这么一个说法,这本书呢,第一部分算是摆事实,偶尔讲个道理,第二部分,99% 是讲道理,想象一下如果是一个人在你前面不停地说理,这有多恐怖。

让阅读体验更糟的是,在说理的内容中,很多时候是在反反复复说同样的事,另外有一些是你肯定知道的大实话。

最后,摘录了一些有意思的句子。

尽管几乎所有人都会估计未来和当下大同小异,但未来通常会和当下大相径庭。

嗯。

我的目标是让自己正确——我并不关心正确的答案是不是来源于我。

这个观点说了 N 的 N 次方次。

几乎总是存在着一条你还没有发现的有利的道路,所以你需要不断找下去,直到找到它,而不是满足于最初对你显而易见的那种选择。

尝试鱼和熊掌兼得。

李光耀认为安格拉·默克尔是西方世界最好的领导人,普京是全球最好的领导人之一。……他还回忆了他与邓小平的独特关系,他认为邓小平是所有领导人中最好的。

有意思

简言之,王岐山是一位历史学家、一位境界很高的思想者、一位很务实的人。他极为智慧又极为务实,我认识的这样的人很少。几十年来他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塑造者之一,也负责根除腐败的工作,他被公认为一个极为严肃、办事可以信赖的人。

……

每次和王岐山交谈,我都觉得自己更接近于破解在宇宙法则背后的统一密码。他用自己的永恒视角更清晰地考察当下和可能的未来。

与这样的人在一起,尤其是想到我也有可能帮到他们,感觉妙不可言。

夸出花来了。

不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,使之成为你的障碍。

虽然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意识,但是翻译出来的这句话容易让人误会。

不要固守你对事物“应该”是什么样的看法,这将使你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。

记得《人类简史》中有这样的观点:本没有什么“应该”或者“不应该”。

每个生物的首要目标是做基因的容器。

对于人类社会的多数人,这个“首要目标”没多大意义了。

不要把成功的装饰误认为成功本身。

哈哈。

在我看来,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这两大障碍就是人的致命缺陷。

这里的“自我意识”是指潜意识的防卫机制,比如在该说英语的时候怕丢脸不敢开口。

通过快速试错以适应现实是无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