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本书写得挺好,也有一些硬伤。书的内容写得很直白,易读,下面主要是些摘要,只选取了我自己当前适用的部分,一些针对青春期的内容不在其中。斜体字部分和最后一节是个人的一些想法。

A Child

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

“打针有些疼”

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,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,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,把痛苦降到最低。

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,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。

小孩子其实最懂事,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,孩子是会听懂的。

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,大人应有几个原则:

  • 一是平静自若,不要表现出焦虑。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,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,会吓着他们。
  • 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,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。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,需要打针,打针可以治病。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。
  • 三是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,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。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,为了消解孩子的紧张,就说“一点也不疼”,孩子上一次当后,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;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,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。
  •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。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,只要不吓着他们,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,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。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,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“不坚强”感到羞愧。
  • 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。有的家长通过“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”,或“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”等方式达到目的,这是很糟的。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,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,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。

当孩子因为什么大哭时,要尽快转移他的注意力;这比哄啊劝啊更有效,更能降低孩子的痛苦感。

不要捉弄孩子

“逗”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

捉弄孩子,则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,故意让孩子犯错误、哭泣和害怕。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,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、担忧和失落。

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,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。

给小板凳揉揉疼

在孩子看来,万物同物,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,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。

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

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,包括成人在内。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,善良友爱,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,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;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,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,逐渐丧失自信,向坏的方向滑去。

像牛顿一样

我们要做的,主要是“有耐心”,允许她(他)把事情做得一团糟。

许多人在平时也知道孩子有了过失要好好和他谈。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时,经常条件反射地冲孩子发火

No
太可怕了,我都害怕。

一些家长只好用“我脾气不好”来为自己开脱,来平衡自己。“脾气不好”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,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。这会让孩子的“小毛病”变成一个痼疾。或变得脾气暴躁,自卑固执;或是屡教不改,一错再错。

家长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“试误”。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,比你口头讲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。

凡对孩子自尊心、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,都是家长要彻底戒除掉的。

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,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,都不必指责或发火,甚至不需要提出来,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,知道以后该如何做。

涉及道德问题的呢?

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

孩子天生不会说谎

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,一个是模仿大人,一个是迫于压力。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。

如果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,为了哄孩子听话,经常用一些假话来骗他;或者是家长经常对别人说假话,不时地被孩子耳闻目睹,孩子就会慢慢学会说假话。

造成孩子说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“压力”,即家长比较严厉,对孩子的每一种过错都不轻易放过,都要批评指责,甚至打骂;或者是家长太强势,说一不二,不尊重孩子的想法,不体恤孩子的一些愿望。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的情绪经常性地紧张和不平衡,他们为了逃避处罚、达到愿望或取得平衡,就去说假话。

儿童其实十分好面子,大人以为无所谓的事,儿童往往会看得很严重。我们绝不能以我们的感觉来衡量孩子的压力。大人经常随口批评孩子几句,就像说平常话一样,可它们给孩子留下的,却是非常消极的情绪体验

事实上,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

家长给予理解,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。即使说,也要采用不让孩子丢面子的说法。

用“理解”和“办法”都解决不了的毛病,用“批评”一般来说也解决不了。

儿童往往对自己履行承诺的能力没有估计,她(他)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去承诺。

对待儿童“说话不算话”,不能粗暴批评。

A Child

可不可以批评老师

这位家长的困惑很有代表性,在她内心实际上有两套价值观,一套是与世俗观念相吻合的,即老师懂教育,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,不可以被怀疑和批评;另一套是她心底向往的,即孩子应该受到尊重,不可以用这样一种作业方式惩罚孩子。

教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。我们应该始终教导孩子尊敬老师,但在这件事情上不要做得刻板和过分了。要允许孩子对老师的某些行为提出质疑,允许孩子批评老师,允许孩子在老师面前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。如果家长因为这些事训斥或嘲讽孩子,不但压抑了孩子的批判思想,同时也在教他说些言不由衷的话,让孩子以后变得矫揉造作和思想上奴性十足。

首先家长要有批判性思维。

第五章 做家长应用的智慧

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

有时也会请圆圆出来主持公道,我们相信孩子的看法往往比较客观。我们很真诚地倾听她的看法,从孩子的视角来发现自己的问题。虽然她小时候常常“断案不公”,不自觉地偏向我,但这至少能让她爸爸意识到孩子的愿望,出于对她愿望的成全,他也会主动认错。而我对她爸爸也会经常让步,如果发现他气愤得厉害,或是为了尽快结束争吵,我就会把自己的“原则”和“理由”都抛一边,主动认错,向他和解。

这里是说两口子发生矛盾的时候。跟书中不同,生活中更常见的情况是这样,一方气愤得厉害,另一方就要更厉害,矛盾越来越大,最终必然两败俱伤。

无论是以实物形式还是在自己的内心,父母都要为孩子设立一个小本子。只设“记功薄”,不设“记过薄”。

公司考勤这方面,也有类似的道理。有的公司想法设法在考勤上挑员工的问题、扣钱,有的公司不在意考勤,或者不那么明显得在意考勤,对于工作成果优秀或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。

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

如何让孩子爱吃饭

孩子生病期间胃口不好,不想吃饭是正常的,大人不也这样吗?强求孩子吃饭可能对他反而不好,顺其自然比较好。

“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下东西?主要原因是喜欢催逼孩子吃饭的父母也不少”

“儿童有一种被逼急了就要顶牛的本能。吃什么要是吃得不高兴,下次见了就讨厌……催逼儿童吃饭是无益的,反而会进一步败坏食欲,使之长期得不到复原”。

上面两句是书中对其他书的引用

如果孩子已出现了厌食症状,斯巴克先生在这方面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具体指导,归纳他的指导,有如下内容:

  • 第一,家长改变态度。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态度平淡,吃多了不表扬,吃少了不批评,这个问题上始终平和愉快,让孩子不再因为吃饭的问题而感觉有压力。
  • 第二,如果孩子已出现了厌食症状,就不要指望他半月二十天就能恢复。家长要有耐心,这份耐心不是来自你强压焦虑的暂时的镇静,而应该来自你正确认识后彻底的坦然。
  • 第三,不要在各种食物间划杠杠,不能说这个有营养要多吃,那个没营养要少吃。有没有营养要靠家长在做饭时调节。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许孩子自己选择。对于孩子不喜欢吃的食品不可以用条件来威逼。
  • 第四,让孩子自己吃饭,不要喂。孩子从一岁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饭。
  • 第五,不要和孩子在吃饭的问题上谈条件。

我觉得,孩子不爱吃饭,还有一个别的原因:家长做的饭不好吃。

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

关了电视,就关了孩子看电视的愿望了吗?

如果孩子在上学前习惯了“看电视”这个事,没有发展出其它兴趣,上学后突然被限制看电视,他会非常不适应。

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,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,在他很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,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;但平时家里要尽量少开电视,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,以身作则,用行动产生说服力,而不是用语言。

从幼儿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,也是防止他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。

一个心智开始萌动的孩子,他捧着一本书时表现出的如醉如痴,甚至超过看电视。

买书,尤其是给小孩看的书,可不便宜!

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

不是电脑游戏的错

家长们一方面痛恨网络游戏,另一方面又把上网作为“奖品”送给孩子。而能作为“奖品”的东西,它怎么会是个坏东西呢——孩子们就这样被搞乱了,他们对游戏的兴趣被刺激得更浓了。

这里说的是限制孩子玩电脑游戏,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或者有别的什么优秀表现时,允许孩子上网,打游戏,作为奖励。非常不可取的做法。

跑个题,打游戏还是单机游戏好,主机大作更好,制作精良的网游几乎不存在。
Ezio


总结

如果要提炼出几个关键字的话,我认为是:尊重,理解,耐心,平和,宽容,自由。对孩子,对自己,都要有个最基本的要求:做个好人。

最后说说硬伤,首先是这个书名,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,那么“爸爸去哪儿”。

然后有两点比较有争议:

  • 孩子的个体差异。书中的理念和方法是否适用于每个家庭、孩子,或者大部分家庭、孩子?
  • 书中几乎每一节都会夸自己女儿多懂事,多优秀。

曾经我认为,怎么喂奶、怎么吃辅食这类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得来,因为每个孩子的身体构造差别肯定不大,而对于心理和精神方面,我以为看书是没有用的,因为在这些方面,每个孩子的差别要大的多,书中的知识起不到什么作用。

然而现在我认为我之前的想法错了,书中的知识至少可以给予家长启发,或者指引,让家长多一些思考。完全脱离开书,完全摸着石头过河,自以为能够教育好孩子,是毫无根据的,一没养孩子经验,二没教育经验,三没教育理论。方法、理论和经验都没有,怎么能做好这件事?

每个孩子的差异必然还是存在的,每个理念和方法的作用肯定也是不同的,完全照搬还是不可取,作为家长还是要舍得花时间,多用心,多思考,一点懒都偷不得。

关于争议的第二点,我表示理解。以此来攻击、贬低这本书的价值,是不合理的。